國內布局
從會客室內循窗望去,整齊的廠房間隔排列,此時正是下午上班時間,大批工人從宿舍涌向廠房,間或有小型電動汽車在人群中緩慢穿行。北面,偌大的一個足球場,數十人正在球場列隊——理士新進員工集訓。
江蘇理士是理士旗下重要的生產和研發基地。
據淮安檢驗檢疫局機電科科長宋志成透露:目前,淮安地區的機電企業中被評定為“出口企業分類管理一類企業”的僅有2家,江蘇理士就是其中之一。隨著企業評定等級的提升,檢驗檢疫部門對江蘇理士的檢驗頻次也在漸次減少。
理士國際所在行業為朝陽產業,企業又處在高速發展擴張階段,其盈利應該有所保障。但資本的擴張掩蓋不了內在的商業周期。為此,早在十年前,理士國際就開始布局華東。
1999年起,理士在國內先后建立深圳、東莞、江蘇、肇慶、安徽等生產基地,以及肇慶、江蘇兩個專門蓄電池實驗室,并建立了博士后流動站,共同構成研發制造能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理士國際在江蘇的排兵布陣意味深遠。金湖距揚州港80公里,離江蘇第一大港連云港港255公里,臨近山東、河南、安徽。物流便捷、招工方便,成本優勢向華東、華南地區強勁輻射。
“企業的發展包括內部管理、各種資質的取得等,但這些只是企業發展的一部分!比斡兰t特別強調,“對于電池制造企業而言,效益不僅要體現在企業利潤增長方式和經營模式的轉變上,還要使我們有一個健康的環境,使工人有一個健康的身體,這對處于電池制造業的理士而言,具有更深遠的意義!
對于可持性發展,江蘇理士推出“雙保措施”——
一是指環境保護,江蘇理士先后投入巨額設備進行排污設備更新,另外加大與地方環境監管部門的溝通力度,主動接受各方監督;二是指加強對勞動者的保護,理士的應對方法是,不同的崗位應用不同的勞保用品,從硬件管理、制度管理對企業自身和工人行為加以制約,并對特殊崗位的工人進行定期檢查。
題中之意
港股登陸,堪稱理士國際最重要的一次躍變。
全球每年2000億元以上的電池市場額度中,中國市場多達800億。內銷和出口平分秋色后,依靠“兩條腿”走路的理士國際,此番香港主板上市是理士國際的產業深入戰略的最終成果,而在國內市場做到深耕,是其上市的真正目的。
審視世界經濟發展格局,新能源成為工業革命的第四次浪潮已顯端倪。
分析人士稱:新能源企業進入“大市”,看重的和尋找的是行業信心和政策決策層面的支持。與之同時,市股行情一旦轉手散戶手中,市場可預測性變得越來越低,而讓這類企業的公眾關注度和市場博弈性變得越來越高。
業界人士則認為,理士國際香港上市表面上是對外力、資金的引納,實則是對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的深度考量和權衡。
但江蘇理士內部人的觀點卻是,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市場,高科技產品依然是理士國際的深度挖潛區。這種觀點正迎合了理士國際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時對外所宣稱的:募集資金約60%用于擴充產能,約10%用于新產品及技術研發。